来自网友【仿若梭梭】的评论Had I not seen the Sun ------- by Emily DickinsonHad I not seen the sunI could have borne the shadeBut Light a newer WildernessMy Wilderness has made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这首《赠荷花》本是李商隐新婚的夏日所作,不同于他大多数诗歌的含蓄委婉,这首诗通俗浅近。诗中所颂的荷花亦不同于世间大多的花与叶,能同衰共荣。只是剧中的花开并蒂却是截然不同的命运,如宿命轮回中解不开的因果。向死而生,是一种运气,更是一种孤勇。她的过往,他心疼;她的沉默,他接受。她的故事,无人悲;她的眼泪,有人懂。许菡是幸运的,能够得以遇见一生中的光,只是这光到达得太晚,照不亮她前半生的荒凉。匡匡的《时有女子》里,有一段话印象深刻,“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我不过等一名前来结发牵手的人,结结实实伴着走上一程,并无意谈几场惨淡,不知下落的恋,或是爱。日头将依旧东起西落。树红树绿,寒交暑,昼替夜,聚复散,谁没有了谁不行?只是偶有一时半刻,窗外的花凛冽盛放,时钟嘀哒,或是风飘摇着从窗前过,寒鸦枝头无由惊起,我端坐,恍惚记起自己,也是曾有过故事的人。”许菡的一生里,历经常人不曾经历的痛楚与坎坷,却从未忘记生命最本真的善良与希望。或许也正因如此,她才会遇见赵亦晨,生下那样一个可爱勇敢的善善,好过一生辗转无处可归,满身风雪无人相伴。这是她一生中上天给予她少有的仁慈和温暖,只是终究如昙花一现。不是慨然的施舍,连收回时都难免显得悲壮。那一通十一秒的报警电话录音,“我想找我丈夫,他叫赵亦晨,是一个刑侦队缉毒组的警察,能不能帮我告诉他......”赵亦晨苦苦寻找了八年,却始终没有答案,好在他也始终没有忘记那个萦绕在心头的影子,即便作为刑警的他或许比任何一个人都更加清楚她的去向,但作为丈夫,他始终没有放弃。不是非破不可的案子,而是无法磨灭的创伤。对于他而言,许菡死了,胡珈瑛却没有,尽管他无法否认也无法欺骗自己她们不是同一个人。只是因为,他爱她,爱她至深。她亦然,哪怕她那样渺小,哪怕她的曾经那样不堪和动荡。在原著中,许菡所经历的苦难,比剧中更加惨烈,但剧中的还原度也算是改编剧中较高的,尽管剔除了一些不可见光的片段,但也揭露了那个时代洪流中的隐痛与贫瘠。在短暂的生命里,许菡并非没有做过恶。但在命运的碾压下,年幼的她为了保全自己,在黑恶势力的操纵和压迫下,不得不违心地做了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她的所作所为,对于受害者而言,或许不易原谅,但作为受害者而言,她已尽可能善良。或许她的内心也始终坚信正义虽迟必到,尽管她还没有做好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时如何面对枕边之人的准备,而赵亦晨显然同样没有做好失去她的准备。心理学上的伤逝有七个阶段:震动和否认,痛苦和内疚,愤怒和许愿,消沉、回忆和孤独,好转,重建生活,接受现实。作为心理医生的秦妍毫不留情地揭穿他的内心,但却不知那是禁锢他一生的牢,他在劫难逃。最后的片段里,他却说,“有些事情啊,需要留恋,可有的时候呢,我们得学会,习惯忘却。”但是,习惯忘却不等于忘却。就像赵亦晨从理发店的三色转筒里拿到的许菡留给他的U盘,里面说:“亦晨,当你听到这段录音的时候,那大概,我已经回不去了......我多么希望在你眼中,我只是胡珈瑛,那个在胡家村长大,坐着火车,出来念书的胡珈瑛,我希望我能干干净净地认识你,干干净净地跟你在一起,但是,我没有办法忘记那些被我摧毁过的人生,我想补救,想改变。”她想遗忘,但兜兜转转都无法逃脱命运的罗网,于是她想补救,哪怕是飞蛾扑火的代价。身处黑暗,他是击穿她遍布阴霾的世界里的一束晨光,是她饱经苦难后为数不多的温暖。她不愿舍弃,却始终无法作壁上观。剧中多次提到木心先生的《从前慢》,但她真的愿意记起从前吗?毕竟她的从前如履深渊,毫无光亮,那是她讳莫如深的悲惨过往,是她午夜惊醒的无边梦魇。她的一生最幸福的时刻无非是爱上赵亦晨的那一段,那些对他展露的笑意是吝啬于给其他人的,包括她自己。我没有用“遇上”,因为幼时的他们曾经见过,只是那时的两人是两条平行线,谁也不曾是谁的救赎,不过都是街上步履不停的匆匆过客。他心底的自责不过是成年后他有一次错失了拯救她的机会,或者说是她选择了独自面对危险。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只是她的路从一开始就分叉了。剧中让许菡和许涟的身份互换,事实上比原著的构思更为精妙,至于最后颇为争议的“Be美学”,有人觉得过于刻意,我却觉得只能如此,她用死来逃脱命运为她织就的天罗地网,打破束缚她多年的沉重梦魇。这个她一生难逃的噩梦,终于醒了。她死前瞳孔中留下的人影,是这场梦中她最为眷恋的地方。能死在他的怀里,能死在阳光之下,是她和命运几番较量后的最终归宿。她输了,也赢了。她赢了,也输了。后记:关于艾米莉·狄金森作为与惠特曼齐名的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但在生前,她只是一个被文坛遗忘的名字。她从二十五岁开始弃绝社交,在孤独中埋头写诗三十年,一生写了1700余首诗歌,生前仅发表过的却不足十首。对于刊登在《共和国报》上被改得不成样子的自己的诗,她抗议道:“我的诗一定得亮着自己的光芒,无需他人的擦拭,要不然,我会藏起来直到合适的光出现。”这是她不容俗世玷污的骄傲与锋芒,亦是她作为十六型人格中最稀有的INFJ所带有的特质。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关于狄金森的文章,分析了她深邃迷人的思想,不被世人理解的生活方式以及终生未婚的隐匿爱情。字里行间透露的是毫不吝啬的欣赏和褒奖:她的外在,看似冰封尖刻,内里却是熊熊烈火;她的生活,看似平静单调,实则波澜壮阔;她的诗句,看似不以为意,却又仿佛本该如此。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没有刻意编织的华丽,没有铿锵嘹亮的音韵,没有自怨自艾的伤感,更没有敲锣打鼓的呼嚎。除了这首在片尾曲的歌词中作为高潮出现的《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狄金森的诗作中还有另外一首《我想你了,可我不能对你说》也颇为出名。没有开始就已结束的暗恋,隐于时光中无人可见的伤口,皆倾泻于诗歌之中:我想你了/可是我不能对你说/就像那开满梨花的树上/永远不可能结出苹果我想你了/可是我不能对你说/就像那高挂天边的彩虹/永远无人能够触摸我想你了/可是我不能对你说/就像那火车的轨道/永远不会有轮船驶过我想你了/可是我不能对你说/就像那喜马拉雅山顶/永远不会有万家灯火我想你了/可我,真的不能对你说/怕只怕,说了/对你,也是一种折磨再多的话,再深的情,原来也只能掩于岁月。那些话,那段情,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终稿于2022年1月28日16:12, F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