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友【灵柩姥姥】的评论这部剧的核心,是两个深受原生家庭困扰的“孩子”的故事。他们看起来已到三十岁,实际上却始终无法真正长大。剧中的许多细节都揭示了两人对生活的退行行为:他们面对问题时总是消极应对,对亲密关系充满抗拒,并反复强调“不相信”。这种“不相信”背后,是害怕被抛弃的恐惧,为此他们为自己构建了坚硬的保护壳。从第三季结尾,两人因为婚姻和家庭的期望发生分歧,到第四季结尾矛盾逐渐化解,这段旅程本质上是两人彼此救赎的过程。就像某位作家写过的:“胆小鬼碰棉花都会受伤。”其实,这种敏感和创伤不仅属于主角。剧里的其他角色同样被亲密关系或战争带来的伤痛深深影响着。母亲面前争宠的姐妹、因父母缺位而在成长中“如父”的侄子、那对因新生儿短暂窒息而渐行渐远的医生夫妻……每一个人都在关系的伤痕中寻找出口。正如剧中人物所说:“父母过得辛苦的话,孩子也会很辛苦。”而在第二季中,格雷琴的抑郁情节让人无法不共鸣。她对世界失去了兴趣,什么都无法感受,最终选择封闭自我。这种痛苦是如此真实,而剧中对抑郁的呵护也让人心生暖意:什么都不需要说,只需要用床单和枕头搭建一座小小的堡垒,给她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抑郁症的发生常常是外部因素的推动,但痊愈却只能依靠自己。有了足够的爱与信心,她终于不再惧怕黑暗。从第一季开始,吉米和格雷琴都在回避爱,回避自我。他们把爱当作束缚,连一句“I love you”都无法坦然出口。后来,他们却把“爱是一种束缚”视为一种约定——谁能保证十年、二十年后还会爱同一个人?既然希望可能落空,那就索性不去承诺。说到底,也都是一只脚在外面随时准备撤退。吉米的求婚,是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谋杀现场”。而在这个荒诞场景中,格雷琴却完全放下了防备。然后吉米说:“我讨厌这个世界的所有人,但唯独不讨厌你。”这句话重重击中了我。因为我懂了——我真的懂了,胆小鬼在说什么。成长于压抑的家庭,经历漠不关心、不间断的批评和永无止境的高标准,你不断努力,拼命追求完美,却依然得不到任何认可。你开始苛责自己,也苛责他人,但最后发现,那些被反复灌输的规则和标准,连那些人自己都无法做到。即使依然讨厌这个世界,这些胆小鬼却让我松了一口气。他们教会我:可以失控,也可以重建;可以让生活变得一团糟,也可以重新拾掇;可以瞧不起别人,也可以追逐自己的理想;可以选择Sunday Funday,也可以选择真正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