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友【我是安娜君】的评论(第一次写豆瓣,想让更多人看到请点喜欢哟!欢迎指点,接受批评233)——————————————————— 你不一定会成为女权主义者或同性恋,但你一定会成为一个老年人,不是吗? 只要你能活到那一天哈哈哈。 所以当然是多多关心老年人这个弱势群体啦。 所以,我想给大家推荐美剧《Grace and Frankie》,讲的是你想象不到的老年人的世界: 两位成功的律师老头即既是同事,也是多年的好朋友。他们的妻子Grace和Frankie,一位是强势的完美主义者,一位是丢三落四的画家。尽管妻子们三观不合,多年来这两对老夫老妻还是经常一起过节聚餐。然而在某一次聚餐上,两位丈夫宣布出柜,要与对方结婚,并立即停了妻子的信用卡。被抛弃的妻子们,除了愤怒伤心,如何才能像从前一样过上幸福体面的生活呢? Grace和Frankie,剧中这两位被抛弃的妻子,从震惊到愤怒到伤感,到不得不面对财务问题,就这样在一片荒诞的喜剧中重新开始了他们的人生。海报——————————————————— 花甲之年却要开始担心财务问题,遭遇中风,忍受关节炎带来的苦恼,害怕同伴的死亡带来无尽的孤单,向子女隐藏自己的病症,谁说退休了就一定能够颐养天年呢?如果再有个不省心的成年熊孩子,比如Frankie的儿子Coyote刚从戒毒所出来,Grace的女儿Brianna害自己经营多年的公司面临破产,这样的老年生活是不是得有操不完的心呢? 再如果,自己的丈夫出柜要离婚、跟好朋友的丈夫结婚?刚说要离婚,信用卡就被停了,还要搬出以前的房子...... 每一集里Gace和Frankie所遇到的奇葩遭遇,汇总了现代社会里所有中老年人可能遇到的问题:常见的老年疾病,害怕子女疏远,前夫在新的婚姻里幸福美满还不缺钱,自己孤家寡人还没有了曾经的事业。出柜现场 鲁迅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于是这两位老年勇士开启了她们的奇葩人生—— Grace强势挑剔,Frankie一切随缘,虽然性格不合见面就吵,却因为同时被抛弃,还是“硬碰硬”住在了一起。她们从一开始的争吵,到互相安慰对方,最后一起创业,打出了成人玩具的市场。她们慢慢磨合,成为了彼此的合作伙伴和好闺蜜~客人拜访Frankie时送了一个耶稣小像,Frankie手贱不小心摔掉了耶稣,那位救世主的头-_- Grace:“亲爱的Frankie需要帮忙嘛?” Frankie:“已经没人能救我了!!”我最爱的Frankie: “我今天重了一磅” “不过我想是我涨的一磅知识”谁说离了婚的超大龄女性就注定孤独终老?人家不仅幸福,还性福呢(羞羞)~Graceand Frankie在短暂的伤心过后,逐渐开始网上交友、约会、异地恋、创业卖成人玩具,甚至吸大麻、超市偷窃,这些年轻人才会做的事情这两位老奶奶竟然也做了... 不是鼓励老一辈们犯法啊,不过编剧真的是脑洞大开,每一集都太精彩了!虽然主演都是中老年人,但都颜值很高,穿得也很fashion(化妆师造型师的功劳),外加幽默的台词和冲突的剧情,我两周看完了两季!整个团队都很厉害👍 (只是有点对不起我的GPA了嘤嘤嘤)“...我是专业业余心理学家” ——————————————————— 除了幽默和戏剧性,我喜欢这部美剧还因为它很真实地反映出了一些很常见但不常被讨论的问题: 老年人面对疾病时候的害怕,在子女面前遮掩、逞强; 人到中年/老年,事业上的力不从心,想赶上时代变化的不容易; 女人被前夫抛弃以后被人不必要的同情; 丈夫们20年间不断想为了真爱出柜离婚,却又害怕伤害妻子孩子的痛苦; 以及,婚姻里,自己真的了解对方在想什么吗?回想一段已经结束的婚姻时(本来想用失败的婚姻,但是结束也不一定是失败吧),是否双方都有错的地方?现在回想起来,有些答案是否显而易见?这部剧展现的离婚、出柜、成年子女和父母的关系等问题,也是现代逐渐浮现的社会问题。编剧导演用最幽默真诚的方式展现这些现实问题,让我们在开怀大笑后也会沉默思考,也是为什么我很喜欢这部剧啦。 ——————————————————— 如题,我们不一定会成为同性恋、女权主义者,却一定会加入老年人这个弱势群体。现在关于同性恋、女权的作品很多,却很少有人关心老年人的状态。他们从子女的生活里淡出,从社会劳动力里淡出,就算是像Grace一样曾经的女强人,也不免有落差感。尽管有点点心酸,但其实有了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支持,老年人也可以过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啊o(∩_∩)o 不过良好的老年生活也得有健康的身体做基础,不然怎么浪呢?我的专业是跨领域健康科学(Interdisciplinary Health Sciences),自己对老年学(Gerontology)也很感兴趣,就来扩充一下吧,希望各位豆瓣的小伙伴能照顾好自己和身边的老人~ 老年医学中,aging(老龄化,或老化,从18岁开始)分四种: successful aging 成功老龄化 normal aging 正常老龄化 pathological aging 病理老龄化 aging with demantia 老龄化+痴呆症 当然咯,我们都希望自己和身边的老人能达到“成功老龄化”的状态,即健康长寿的生活,直到短暂、几乎无痛苦的死亡。这是一个较难达到的理想状态,所以用一个模型解释比较好:成功老龄化模型 如图,成功老龄化有两个必要条件:个体的最佳整体机能(optimal overall functioning), 由躯体机能、社会机能和心理机能组成,以及长期的幸福满足感(well-being)。 最佳整体机能反映了我们一生的身体、心理健康状态,所以需要我们从年轻时就开始注意,说白了就是养生嘛。也就是说我们年轻时积极健康地活着,也是在预防老年时的疾病啊。 长期的幸福满足感感是个庞大的概念,可以来源于很多方面。个人觉得长期幸福满足感存在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的每一层:(图片来自Simply Psychology)再来个中文版的模型:图片来自中国派 我觉得,在老龄化中,幸福满足感不一定来源于顶端的自我实现需求,比如实现梦想,走向人生巅峰Orz;光是尊重需求,甚至是中间的社交需求就可以达到长久的幸福感。毕竟,每个个体的幸福感来源、和对生活的追求都是不一样的嘛。我对Grace这个人物理解是,她对生活的幸福满足感来自于每件事的完美,比如:创业的成功社会对她这个老年人的认可和尊重房屋的安全环境舒适度优秀的伴侣......相反,Frankie在生活中总是比Grace乐得自在,因为她不需要太多东西就对生活很满意:她每日冥想,有点迷信,爱搞创作。也许因为前半辈子有一位温和的丈夫照顾、爱护她,她在社交需求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所以就不像Grace有那么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这又是另一个心理学领域了, 有机会再写一篇吧! 总之,个人的老龄化是人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与其担心衰老带来的问题,不如提前做好准备,积极健康地生活。衷心祝愿每一位中老年人都一直有家人朋友陪伴,也祝愿每一位年轻人慢慢变老时也可以有一颗不老的心~ ------------------- 以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地模型只适用于老年人,我们年轻人得用这个: ————————下拉————————(图片来自中国派) 好啦,玩笑 现在过得每一天都是余生最年轻地一天,好好生活吧! 参考文献: Faber, M. V., MA, Vel, A. B., MD, & Exel, E. V., MD. (2001). Quantitative model of successful aging. [Digital image]. Retrieved March 26, 2018.
来自网友【余生】的评论G&F是一个围绕两个已婚男人相爱20年后在晚年的时候出柜、与原配离婚然后一起生活的故事 ,叙事的重点放在这四个人70岁的老人,其中穿插着四个子女各自的生活。G&F 不是“funny/搞笑的”而是“humours/幽默的”。G&F是喜剧,但不是生活大爆炸、摩登家庭和破产姐妹那种很努力抖包袱、打脸的喜剧。有人说不好笑,某种程度上我是同意的,毕竟很多人习惯了笑点密集喜剧,G&只是时不时的会心一笑。今年有挺多很好的同志喜剧,除了G&F,还有Looking、Cucumber。无一例外得这些电视剧都有在探索”一个普通同志该如何生活,该如何成长的?“像是”极品基老伴“和”请你喜欢我“是很好的喜剧(我都打五星了)但是看下来你会说'that is funny but that is too melodramatic'。这些以同志为第一主角的电视剧(虽然这部电视剧叫Grace and Frankie,但我觉得其实应该是夫妻四人为主角),抛弃了以往同志喜剧人物形象刻画单一(dramatic, feminine, mean and appearance-focused) 和主题局限(比如烂大街的自我认同、家庭接纳和社会歧视)的问题。这些作品已经不再满足于通过一个象征性的事件去表达' They live happily ever after' 作为结尾,而是更加关注这前后发生的事给主角的影响。 即便说追求爱情的主题,这些作品也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两个人在一起了/结婚了,而是开始表达两个相爱的人该怎么相处,遇到问题该怎么解决,如果没在一起究竟是哪里出错了,而人物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这些作品会用更生活、更现代的方式处理人物和情节,所以这样的作品是对观众有现实意义。所以这是让我非常喜欢的原因。G&F,Looking和cucumber 看过之后会说' I believe in love though I know it is hard. I will meet wrong people, get hurt, confused even heartbroken, but that is how I learn to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