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友【熊吉爱喵咪】的评论与松散疲软的第二季相比,第三季成功从儿女情长中解脱出来,格局更加恢弘,节奏更为紧凑。开篇便是“帕奇阴谋”主谋之一,教皇西笃斯四世的侄子吉罗拉莫·里亚里奥伯爵派人追杀菲奥蕾塔·戈里尼母子的场景——前一刻尚沉浸在母亲温情关爱中的朱利奥·德·美第奇,后一刻便透过地板缝隙目睹母亲被刺身亡——没有任何铺垫,残忍扑面而来。彼时的佛罗伦萨,正因洛伦佐与教皇西笃斯四世日益激化的矛盾遭到绝罚,教宗国联合那不勒斯王国大军压境,美第奇家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本季的故事即围绕洛伦佐领导下的佛罗伦萨与教宗国、意大利各城邦间波谲云诡的政治博弈展开,与此同时,洛伦佐也在登顶权力之巅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道德困境。目睹母亲被刺身亡的朱利奥·德·美第奇 那不勒斯的卡拉布里亚公爵阿方索率军逼近佛罗伦萨第三季的主题是“The Magnificent”,韦氏词典里Magnificent的第一条释义便是:great in deed or exalted in place—used only of former famous rulers,用法举例即< Lorenzo the Magnifcent >。“伟大的洛伦佐”——是恰如其分,还是言过其实?基雅维利在《佛罗伦萨史》里是这么评价洛伦佐的:“洛伦佐·德·美第奇去世前,佛罗伦萨人一直生活在最大的幸福之中,因为洛伦佐用他自己的思想和权威成功地把意大利的内战消弭于未萌。他为如何创造伟大的自己和自己伟大的国家倾注了全部的注意力…佛罗伦萨城在所有意义上都成了一个富裕的城市,下层阶级和上层阶级共同生活在一种没有斗争的和谐生活中。”毫无疑问,洛伦佐的佛罗伦萨在他的统治下达到政治、文学和艺术光荣的巅峰,而佛罗伦萨的洛伦佐,也成功将他的伟大谱写至生命的终章。历史上,洛伦佐在各城邦的权力斗争中运筹帷幄,游刃有余,凭着上天眷顾的好运气,屡屡遇难成祥、化险为夷。家人敬重他,民众爱戴他,教皇英诺森八世称他为“意大罗盘上的指针”——而剧中的洛伦佐,却一直被家仇国难所裹挟,精神紧绷、愁眉不展,前有里拉里奥步步相逼,后有萨沃纳罗拉声声讨伐。民众与他渐行渐远,家人与他貌合神离,面对旧情人卢克莱西娅·多纳蒂的那句灵魂拷问——Who have you become,Lorenzo?他只能苍白地答道:Who I had to become.作为佛罗伦萨的实际统治者,为善行恶本无可厚非,道德拷问显得画蛇添足为了凸显“帕奇阴谋”后作为政治家迅速成长的洛伦佐的内心变化,编剧虚构了布鲁诺·伯纳蒂这个角色,在其推波助澜下,洛伦佐举着“成大事者,不必拘小恶”的赦免令,踏上了党同伐异的康庄大道,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无敌:放任吉罗拉莫·里亚里奥残忍屠杀忠诚的索里亚诺一家,以血的现实胁迫西笃斯四世停战;贿赂、勒索、恐吓枢机主教团,确保西笃斯四世生前最激烈的反对者博奇当选教皇;默许布鲁诺·伯纳蒂暗杀家族一直以来的好友托马索·佩鲁齐,只因他掌握了美第奇家族挪用公款的证据;收买刺客谋杀萨沃纳罗拉,甚至将雇佣兵招来自己的城邦以镇压暴动(未遂)…作为洛伦佐战略性牺牲品的索里亚诺一家,他们死亡时的场景被洛伦佐派人画下,呈予教皇西笃斯四世,令后者大为震撼,最终同意停战以上情节,均未见任何书籍、文献记载,前两条尚合情理,后两条便相当不走心了。洛伦佐在世的时候并未掩盖挪用市政金的事实,而佛罗伦萨的百姓对此亦并无苛责——自柯西莫统治时期起,美第奇家族与共和国的财务政策便早已混为一谈了——“一切为了佛罗伦萨”成为社会上下的普遍共识,即便历史上真有一个托马索·佩鲁齐发现了美第奇的财务问题,也不会因此动摇洛伦佐的统治地位,谋杀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同样,对于萨沃纳罗拉的严厉谴责,洛伦佐一直采取包容隐忍的态度,至多指望英诺森八世把这个讨厌的费拉拉人派遣别处,而刺杀神职人员?——这是洛伦佐不会去想,也不会去做的。”十人委员会”之一的托马索·佩鲁齐(原型很可能是洛伦佐忠实的朋友托马索·索德里尼) 来自费拉拉的多明我会修士——吉罗拉莫·萨沃纳罗拉很难不认为,编剧是在极力避免陷入第二季那种过于正面化、理想化主角形像的误区,但为了挖掘人物内心更深层次的矛盾而强加罪行——岂不是陷入了另一个误区?难道只有通过道德上的自我超越,洛伦佐才能够实现人格上的升华么?这一季从始到终,洛伦佐的内心都在善与恶中激烈博弈,在人文主义的解放和宗教信仰的桎梏中痛苦挣扎(第八集洛伦佐与米开朗基罗讨论后者未完成的雕塑《半人马之战》,洛伦佐认为作品表达了比文明与残暴更为私密的,人们内心的博弈——这也是他正在经历的博弈),这种自我冲突于克拉丽丝死后达到了顶峰,经过沉痛地反省,最终善念战胜了恶意,文明战胜了野蛮——洛伦佐挡住了刺向萨沃纳罗拉的利刃(全剧最大的败笔,无力吐槽)。 米开朗基罗的浮雕《半人马之战》——展现了文明理性的拉庇泰人与野蛮残暴的陶洛斯人斗争的场景洛伦佐受到良心召唤替萨沃纳罗拉挡刀,刺杀行动失败,民众群情激愤,城市陷入混乱“I lost myself,I lost the people.''洛伦佐倒在了皮耶罗的面前。弥留之际,洛伦佐对萨沃纳罗拉说:Separating art from god is a lie.Because the heart of man craves beauty,as he craves god. 洛伦佐终于参透了艺术和宗教的共通之处,达到了内心的平衡——但他何以善终?布鲁诺·伯纳蒂被暴民乱刀刺死,“十人委员会”被迫解散,目不识丁的民众涌入市政厅,萨沃纳罗拉的白衣“圣童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挨家挨户搜寻“虚荣的小玩意儿”,他们冲进圣马可花园,砸毁了那些精美绝伦的雕塑,混乱中,米开朗基罗抱着《半人马之战》仰天长啸…至少在这一刻,文明被蛮荒击溃…临终前,洛伦佐对萨沃纳罗拉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切割艺术与上帝是一个谎言,人们内心对美的渴慕,与渴慕上帝相同洛伦佐死后,“虚妄之火”在德拉西尼奥列广场前燃烧,大量珍贵的文学手稿、异教典籍、雕塑和画作被堆成金字塔——付之一炬不知剧中忙着打酱油的马基雅维利,看到这位文艺复兴巨擘的一生如此黯然落幕,心中会作何感想——大概会无比懊恼吧,如果时空能够交错,他就能代替满嘴废话的萨沃纳罗拉,坐在洛伦佐的病榻前大喊:忘掉那些虚伪的仁义道德吧,瓦伦蒂诺公爵就从不会为这档子事儿伤神!尼科在第八集才说出自己的全名——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彩蛋吧碎碎念了一堆,其实还是自己心有不甘,总认为第三季作为最终季,怎么说都要给洛伦佐一个圆满结局吧,他本应“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而非被民众背离,带着悔恨离去。历史上,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洛伦佐也的确没空为良心、道德而烦恼。他无心打理家业,亦无意过问政治,更无暇理会那位喋喋不休的多明我会修士。他对陪伴身旁的皮科和波利齐亚诺说,要把余生全都用来诗歌创作和文艺研究。他是快乐的洛伦佐,他是理性的洛伦佐。他唱着最低俗的艳曲,他写着最虔诚的颂诗。他不遗余力地资助文人雅士,他与村夫野老谈笑风生。他有着古希腊人那种最朴素的智慧——毫无顾忌地去追逐美,却从不妄图限定美。他对人生的态度,正如他的诗《酒神之歌》:青春那么辉煌,却是倏忽即逝。欢乐必须及时,明日不在复至。洛伦佐,难道不正是人世间的狄俄尼索斯么。———————————————————————————————————————————客观来讲,如果抛开洛伦佐的人设偏差,第三季无论从何角度而言,都是一部高水准、高完成度作品。当然,我也看到有网友抱怨这一季里洛伦佐作为艺术赞助家的慷慨没有得到充分展现——这点个人倒觉得无可厚非——想要在短短8集内囊括洛伦佐的方方面面是不现实的,毕竟,这是一部fiction,而非documentary。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在人物情感的拿捏和处理上,相当细腻,直击人心。下面聊聊令我感触颇深的几个角色。“当我祈祷的时候,我感到离母亲和祖母更近”这是未来的教皇克莱芒七世——朱利奥·德·美第奇的故事。本季的开篇便是朱利奥和母亲遭遇追杀的情节。亲眼目睹母亲被杀后的逃脱的朱利奥,以朱利亚诺私生子的身份被带到美第奇家族——虽然祖母卢克蕾西亚·托尔纳博尼几乎是看到他的第一眼时就接纳了他,对他无限怜爱,但伯父洛伦佐未置可否、将信将疑,那句“He could be anyone's bastard"刺痛了他本就已经伤痕累累的内心。直到屡屡从他身上看到弟弟影子的洛伦佐郑重对他说"I miss your father very very much.Would you help me in his place?''朱利奥才默默从口袋中掏出那枚刻有美第奇族徽的戒指,与伯父相认。这个从母亲死后就一直面无表情、缄默不语的男孩,流着泪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当我成为一个真正的美第奇,可以给我一把刀吗?留给那个杀害我母亲的人。”看到这里,我和剧中的祖母一样泪流满面了——小演员演技太好了,那种藏在平静外表下的悲伤与仇恨,那种不动声色的痛,到最后的爆发,令人动容祖母卢克蕾西亚是最了解朱利奥的人,对他倾注了无尽的爱后来,朱利奥如愿有了自己的剑,却因内心的愤怒常与人斗殴。一天晚上,发现朱利奥短剑不见了的祖母,因担心他重蹈儿子的覆辙,拖着病体奔向街头疯狂寻找孙子,最终倒在了路上…朱利奥没能见到祖母最后一面。母亲的死让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他渴望一把刀了断仇恨;祖母的死令他心生悔意,从此剑沉河底。当洛伦佐问他为何选择成为一名神职人员,他说,因为当他祈祷的时候,他感到离母亲和祖母更近。多年后,朱利奥用十字架而不是短刀,结束了长久以来的梦魇最终,他得以直面他的弑母仇人,那张他永不会忘记、成为他梦魇的男人的脸——正因痛苦而抽搐。他为那个男人的灵魂祈祷,他将自己的十字架摘下放到了仇人的手中。那积压在心底的仇恨与愤怒,着泪水奔涌而出——没有丝毫的快意,他抬起头困惑地凝视着洛伦佐,他看不见叔父甲胄后的双眼。也许年少之时,他曾预想过无数次手刃仇敌的画面,但这一刻真正到来之时,他发现他想要的并不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是宽恕,是和解。“如果找到那扇正确的门,我会踏过门槛,回到佛罗伦萨…”第二集出场的卡拉布里亚公爵夫人伊波莉塔·斯福尔扎,是上季被刺杀的米兰公爵加来亚佐·玛利亚·斯福尔扎的姐姐——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聊的卡特莉娜·斯福尔扎的姑妈。历史上伊波莉塔与洛伦佐应该有过一面之缘(洛伦佐曾代表父亲皮耶罗出席伊波莉塔和阿方索的婚礼)。剧中,伊波莉塔从米兰赴那不勒斯途中,在佛罗伦萨停留数日,与洛伦佐共同度过了短暂却美好的时光。伊波莉塔何尝不是困在那不勒斯的伊娥呢他们的重逢发生在数年后,教宗国联合那不勒斯进攻佛罗伦萨,洛伦佐为救佛罗伦萨于水火远赴那不勒斯请求国王费兰特收回成命。阴鸷乖戾、残暴多疑的费兰特把洛伦佐扣为人质,在佛罗伦萨与罗马间摇摆不定,洛伦佐的处境随着里亚里奥的到来愈加凶险——他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伊波莉塔身上。二人在伊波莉塔的花园里叙旧,伊波莉塔聊到了桑德罗的画——那幅画描绘了阿格斯与伊娥的故事,暗示洛伦佐周围的人如同巨人阿格斯的100只眼睛,都是费兰特国王安插的眼线。费兰特想让儿媳勾引洛伦佐并探知他的计划,二人将计就计,假意暗通款曲实则互通情报。智慧且勇敢的伊波莉塔帮助洛伦佐获得了里亚里奥极力隐瞒的土耳其大军即将进攻奥特兰托的情报,粉碎了里亚里奥的阴谋,费兰特同意从佛罗伦萨撤军,并与之结盟。临别之际,伊波莉塔送给洛伦佐的画伊波莉塔不止一次说道,如果能够找到那扇正确的门廊,她会踏过门槛回到佛罗伦萨,回到那段时光。那不勒斯之于她,更像是伊娥的牢笼。临别时她含泪对洛伦佐说:那不勒斯少了你,会显得死气沉沉。她把那幅带着柏拉图式爱意、充满隐喻的画交给了洛伦佐。“她很美丽,也很勇敢。”“如果能够找到那扇门…”洛伦佐始终没有说出那后半句话。即便找到那扇门,我想,他们谁都不会再回头。“我已不再寻找爱情,而是追求权力”大名鼎鼎的弗利公爵夫人卡特琳娜·斯福尔扎卡特琳娜是艺复兴时期最有名的女人之一,她的传奇故事流芳千古,被誉为“La virago d'Italia”——意大利的女杰(不知道大家没有看过斋藤千穗的《花冠安琪儿》,直到现在我都能记得卡特琳娜身披铠甲与切萨雷·波吉亚对峙的英姿)。在第二季中教皇西笃斯四世为孤立美第奇家族,极力拉拢与洛伦佐交好的米兰公爵加来亚佐,安排了侄子吉罗拉莫与公爵女儿卡特琳娜的婚约,吉罗拉莫也借这桩婚事得到了伊莫拉的领地。作为第三季最大反派的妻子,起初很难猜透她的政治立场。只能看出,在喜怒无常、残暴乖张的丈夫面前,她学会了察言观色、谨言慎行。"Your mind is,as sharp as his temper."——西笃斯四世显然要比里亚里奥更了解卡特琳娜,毕竟,她的身体里流淌着斯福尔扎的血,注定不是等闲之辈。卡特琳娜从未忘记自己的姓氏当里亚里奥伯爵背信弃义地屠杀了费拉拉的索尼亚诺一家,卡特琳娜悲愤交加,她第一次在丈夫面前爆发:我以我家族的尊严保证他们性命无虞,你却欺骗了我!——卡特琳娜对丈夫残存信任和期待,已被里亚里奥消耗殆尽了。在新教宗选举期间,卡特琳娜把记录着红衣主教们丑闻的本子交给了本已陷入困境的克拉丽丝(她的叔叔奥尔西尼主教背叛了美第奇,转而支持拉斐尔·里亚里奥)。卡特琳娜的立场其实很简单,她痛恨战争——那是他丈夫所热衷的,她相信洛伦佐·德·美第奇能够给意大利带来和平,她不希望她即将出生的孩子陷入混乱的世界。她不甘沦为男人的附庸,她要掌控自己的人生。“我不再寻找爱情。”卡特琳娜说。“那你寻找什么?”克拉丽丝问。“权力。”卡特琳娜毫不迟疑。PS:fiction终归是fiction,历史上卡特琳娜与里亚里奥的关系虽然不甚融洽,但不至于谋杀亲夫。事实上,煽动刺杀里亚里奥的是洛伦佐本人,他耐心地等到西笃斯四世驾崩,在“帕奇阴谋”十年后,为朱利亚诺报仇雪恨——正所谓“君子复仇,十年不晚”吧。卡特琳娜与美第奇家族的缘分也相当奇妙,她的第二任丈夫是来自美第奇旁系的乔凡尼,她的孙子柯西莫成为了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一任托斯卡纳大公,其子孙遍布整个欧洲王室。“非胜即败,别的都无关紧要。”面对比安卡的谴责,布鲁诺相当坦然与上述几位不同的是,布鲁诺·伯纳蒂是剧中原创角色。他有着非凡智慧、深谙谋权之道,那双藏在镜片背后的眼睛,像鹰一样锐利——是个比马基雅维利还要马基雅维利的角色。他似乎没有信仰,或者说,比起上帝他更相信权力;他也不在乎道德,他说,“有时候人们不得不为善行恶”。他的目标很明确——辅佐洛伦佐实现他的雄心壮志。人间清醒布鲁诺当洛伦佐尚未嗅出萨沃纳罗拉的危险气息时,布鲁诺就已经意识到这个极端分子的巨大威胁了。教宗竞选期间,托马索·佩鲁齐对布鲁诺说,萨沃纳罗拉认为教宗选举应该交由上帝,而不应牵扯到政治,布鲁诺反问道“你认为他说这话不是出于政治意图吗?”…托马索无言以对。人间清醒布鲁诺+1作为贯穿整季的线索人物,布鲁诺神秘的过往也逐渐清晰。他原是来自萨尔扎纳的贵族,一直生活在哥哥奎多的阴影之下。他和父亲被奎多驱逐——即便如此,奎多还是父亲的最爱,而他却一直被唾弃,被父亲痛骂为无能软蛋。后来,他的智慧没能抑制他的愤怒,他亲手闷死了父亲。大概布鲁诺苦苦追求的并非权力本身,而是价值的认同与尊重——这是他未曾从父兄哪里获得的,洛伦佐却给了他。然而,除了洛伦佐和马基雅维利,他没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无论是克拉丽丝、比安卡,还是托马索·佩鲁齐,他们都把洛伦佐的转变归咎于布鲁诺。布鲁诺为自己的辩解简洁有力——“所有决定都是他做的。而我认为那都是对的。”权力的游戏,非胜即败,别的都无关紧要。如果历史上真有这个人物,那么我相信,他绝对会出现在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里。后记:其实,我还有很多很多想写的——波利齐亚诺、波提切利、萨沃纳罗拉、米开朗基罗…这些响当当的人物背后,都有着各自的故事。限于篇幅,不一一赘述了,贴图代替。路易斯·帕特里奇饰演的皮耶罗·德·美第奇(人称“倒霉的皮耶罗”)乔凡尼·德·美第奇,未来的教皇利奥十世米开朗基罗在圣马可花园第一次接触到大理石雕塑,洛伦佐发现他模仿雕刻牧神法翁像非常高逼真,但当洛伦佐看到法恩的一口好牙大笑“你不知道老人是不可能有满口牙齿的吗?”米开朗基罗立刻用锤子凿掉了一颗牙在皮斯托亚,波利齐亚诺与克拉丽丝在孩子们的教育上产生了分歧——这个细节还挺还原的 小哥是《潘尼沃斯》的主演哦桑德罗·波提切利为《神曲》绘制插画米兰实际的掌权者——“摩尔人”卢多维科·斯福尔扎,洛伦佐把达·芬奇引荐给了卢多维科,后者成为达·芬奇在米兰期间的主要赞助人那不勒斯国王费兰特——在b站上看到弹幕才发现,演员是HBO《罗马》里的提图斯·波罗!难怪演技这么好——不过,波罗居然这么老了?!载洛伦佐赴那不勒斯的土耳其商人?——具体身份不了解,但演员是不是很面熟?365day你懂的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美第奇家族》是我最喜欢的剧集之一,我写过的唯二完整影评,都是关于《美第奇家族》的——希望看到这篇影评的你们,也能喜欢上这部剧,裂墙推荐哈~